第一泡茶該倒掉嗎?如果不倒掉的話是不是真的會將很多農藥喝入體內?
「別喝第一泡茶,因為要洗掉茶葉上的可能殘留的農藥,因此建議最好別喝!」,
網路上對於第一泡茶有這樣的說法,但您相信嗎?
為了求證第一泡茶到底要不要倒掉,我們前往茶葉改良場尋求專業的建議。茶改場的專家肯定地告訴我們:不用倒掉,因為現在茶葉多用脂溶性農藥,是不容易因水沖泡而溶解出來的。另外,有些人倒掉第一泡茶是為了要沖洗葉片上的灰塵,但是建議沖洗的動作要快速,才不會浪費茶葉中的精華。
除此我們也研究了一些大眾對於茶葉常見的問題,讓大家對於茶葉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以下將在種植、製茶、病蟲害防治、銷售等部分一一介紹。
首先先來談談茶葉種植吧!現今從事茶葉種植的農民越來越少,面臨這樣的窘境有什麼方式能夠解決呢?
台灣邁入老年化社會,即將面臨到人力短缺的問題,解決人力短缺最可行的方法即是機械化、自動化,現今農業已漸漸使用小型農機具進行機械化,像是翻土、施肥、噴農藥等,但卻無法全面自動化,意思是說仍須仰賴大量人工的雙人剪進行剪修、採收作業,效率無法再往上提升。若能仿效日本使用乘坐式機械,則可提高種茶的規模。如同日本台灣在自動化設備導入的過程中也曾遇到不少困難,例如:農業人口老化導致人力短缺、種茶地區坡地過陡、也沒有提供迴轉空間、茶園面積零散,不利機械化作業,加上台灣茶農多為小茶園,農民自動化轉型的意願並不高。台灣農改場考察日本時也曾訪問過靜岡大學食品營養科學系中村順行教授有關於台灣進行茶園自動化的建議,台灣茶樹的種植方法目前無法使用乘坐式機械,若將茶園的種植方式改成雙行種植則可使用乘坐式機械且可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若能一一克服上述的問題則必能使台灣的茶產業更加蓬勃發展。
再來談談製茶過程吧!每一種茶的製茶方式不盡相同,而我們針對一些常見的製茶步驟做說明。
相信大家喝茶最怕的是農藥的殘留,除了對第一泡茶有疑慮外,讀者也可能會希望知道是「製茶過程中是否能夠去掉一些殘留在茶葉上的農藥呢?」製茶過程中並沒有特別去除農藥存留的步驟,這是因為農藥本身很難完全去除,且絕對是使用安全用藥。接著是加工過程的衛生管理,像是殺菁和乾燥等都使用超高溫殺菌,細菌基本上也無法存活,且高溫殺菌的過程農藥會少許程度地揮發掉,。雖然茶改場針對萎凋過程已訂立不落地的規範,但依然有許多業者會放在地上的帆布袋曝曬茶葉,甚至為了使大面積曝曬的茶葉平均鋪整,讓員工清洗雙腳後,赤腳於帆布上踩茶走動,儘管最後符合檢驗標準,但依然帶給大眾不好的觀感。再來是萎凋(水分消散),萎凋是從室外移到室內而不是從內到外,這樣可使葉片水分緩慢持續消散,並配合人工攪拌茶菁促使內部發酵。其實每一品種茶菁都可以處理製成六種發酵茶,但是每種不同的茶菁都有適合的發酵程度和製茶方式。像是茶農就不會將文山包種的茶菁完全發酵製成紅茶。另外,發酵程度的區分並不是以時間做判斷,有些人會用百分比來記錄發酵程度,但真正老練道地的製茶廠會用聞被揉捻成捲曲的葉片的方式判斷發酵的時間點以及程度。
茶葉的病蟲害防治,早就已經不只有農藥一途,除了耳熟能詳兩種非農藥病蟲害防治方式:利用害蟲天敵的動物性資材以及植物油及植物浸出液的植物性資材,其他常見非農藥的病蟲害防治還有:在蟲的體表沾油,使其體表氣孔阻塞和窒息、辣椒、大蒜水驅離害蟲、蘇力菌主要防治鱗翅目幼蟲、費洛蒙誘殺雄蟲抑制繁殖、硫磺防治茶樹銹蟎等。這些病蟲害防治方式對環境破壞及人體的影響,都可以說是微乎其微。然而但非農藥的病蟲害防治有諸多限制:初期需進行防治、使用時須注意田間及天氣、效果比化學農藥慢、防治時間較化學農藥短,因此仍有許多茶農使用脂溶性農藥。或許是成本考量,又或者也是便利性考量,到目前為止,病蟲害防治還是以農藥的使用為大宗,而這些有機又健康的病蟲害防治方式,卻始終沒有在農民間盛行起來。
不過各位讀者也不用過於灰心,原因請看下圖:
圖一 各國農藥殘留標準(資料來源:農傳媒)
圖一是各國的農藥殘留標準,台灣在農藥殘留容許量的標準上其實已經算是非常嚴謹了,雖然沒有辦法全然不使用農藥或全然不殘留農藥,但是就如同前面所說,脂溶性的農藥並不會被水泡出,所以大家還是可以放心品嘗的喔!
最後談銷售,每種茶的名稱大部分是由茶業改良場進行命名。新品種之命名必定從台茶1號、2號...依序命名,目前最新的品種為台茶22號,若現今市面上有台茶37號則必為仿冒。另外一種命名法是以茶葉發酵程度、季節、茶樹品種等方式來命名,此法較社會大眾所接受。舉例來說:鐵觀音品種的鐵觀音茶、武夷的四季春茶、台茶12號的金萱茶...等,若是大家想要喝茶可要睜大眼睛做好功課囉。
台灣約在十七世紀末開始有規模種植茶的歷史紀錄,歷史久遠的台灣烏龍到現在綠茶與紅茶也受到不同族群消費者的喜愛。就算是單一茶種,其採收後製工法也持續不斷演進,經歷百年傳承至今成為不同茶園的獨家產品,各具風味。
各茶園管理者依循著自己認同的田園管理方法及後製加工程序經營茶產業,綜觀上述的說明,相信大家都能更安心地飲茶品。面對台灣茶價格高漲,近年來頻傳外來茶混充台灣茶販售,各位消費者對選擇茶葉時更需多加小心。喜愛茶葉的朋友們除了憑藉產銷履歷之外,不妨親自走一趟茶園,好好認識您所購買的茶葉吧。